走进丛台
CONTTAI WINE CO.,LTD
丛台酒史话
邯郸自古农耕发达,酿酒条件得天独厚,酿酒历史源远流长。有关邯郸酿酒及丛台酒名称由来的记载,有以下历史文献和名人诗词作证。
《邯郸县志.古籍卷》载:“邯郸城西酒务泉。其水甘洌,昔赵王于此酿酒,醴厚香醇,名列诸侯列国”。明代诗人曹瓒有《咏酒务泉》诗“一脉甘泉滟玉肥,酿成佳酝世应稀,当时鲁酒皆言薄,底是邯郸反见围?”。这其中引用了《淮南子》中记载的著名历史典故“鲁酒薄而邯郸围”:楚会诸侯,鲁赵俱献酒于楚王,鲁酒薄而赵酒厚。楚国之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易鲁薄酒奏之,楚王以赵酒薄故围邯郸也”。此典故流传广远,现代《辞海》中也有辞条收入。由此可见,自战国以来邯郸不仅酿酒相当发达,堪称天下奇珍。这是明确记载邯郸酿酒殊荣的文献。
自战国以来,各国都有筑台观景做法,赵国在邯郸建立国都,赵武灵王在位时期,于王城北部一带建造了气势宏大的宫廷园囿,其中有天桥雪洞,亭台楼阁,装饰奇特,《汉书注》对其有一番注释,“连聚非一,故名丛台”。丛台建成后,赵武灵王曾在此举行“胡服骑射”伟大改革的庆典,从而使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为纪念改革图强的成功,赵武灵王在丛台之上设宴招待文臣武将。后人曾用“台上弦歌醉美人,台下橐踺耀武士”,“霸图争说古丛台,长啸临风载酒来”来描绘那荡气回肠的壮观场面。
《后汉书.马武传》记述,东汉武帝时,邯郸有一算卦先生名称王郎冒充汉成帝的儿子刘子舆,图谋不轨自称为帝。为稳定汉室天下,刘秀派将军马武率兵征讨,平叛胜利之日,汉武帝御驾邯郸在丛台上摆酒设宴,牿赏三军,史称《丛台置酒》。武灵旧馆原有一幅对联,上联为“置酒在高台,由来慷慨悲歌地”,下联为“平胡传祛服,莫负风云际会身”。据考证,此楹联为国民党元老于右仁老先生所题。
唐宋时期,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王昌龄等都曾多次游历邯郸,并在丛台之上纵酒放歌。留下了众多不朽诗篇。其中李白的《邯郸南亭观伎》“歌鼓燕赵儿,魏姝弄鸣丝。粉色艳日彩,舞袖拂花枝。把酒引美人,清歌邯郸词。清筝何缭绕,度曲绿云垂”。和《走马邯郸城》“醉骑白花路,西走邯郸城。扬鞭动柳色,写鞚春生风。入郭登高楼,山川与云平”。是李白在邯郸豪饮美酒后的生动写照。
与李白齐名的另一位诗人杜甫,在他的《壮游》诗中也对游历邯郸的经历留下了真实纪录“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由此可见,邯郸的丛台和饮酒后豪放都在杜甫的心中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素有边塞诗人美誉的王昌龄,在邯郸饮酒后触景生情,挥毫写下了《邯郸少年行》诗篇:秋风鸣桑条,草白狐免骄。邯郸饮来酒未消,城平原平掣皂雕,射杀空营两腾虎,回身却月佩弓弰”。诗人以生动的笔触,勾画出古赵原野秋风萧瑟、草桑和鸣,百谷丰熟,禽兽肥美的自然景色,由此不禁勾起“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邯郸有纵酒壮怀之风”的由衷感叹。
明清两代,邯郸酿酒再次出现新的高峰。以“贞元增烧坊”为代表生产的高粱白酒把邯郸酒的品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同时,由于邯郸水陆码头的兴起,促进了当地物资的外运销售。滏阳河两岸酒肆茶楼生意兴隆,车舟繁忙,人声鼎沸。明代诗人张楷《滏水春帆》诗中有着这样的描叙:“高高酒旗临水边,绿杨送尽去来船。夜深妻子笑且语,一日座间收百钱。”另一位诗人何景明的《邯郸行》,更有精妙语言对古城酒风进行了祥尽写照:“邯郸道上车马多,行人夜火渡漳河。邯郸女儿年十五,能弹琵琶善歌舞。青灯朱户夜当垆,垆头酒熟唤客沽。玉壶有丝为君系,不妨醉向邯郸途。”
清代康乾盛世,四海同春。乾隆皇帝南巡过邯郸,在丛台行宫之上饮酒观舞,挥毫写下《邯郸行》千古长诗,“初过邯郸城,因作邯郸行。邯郸古来佳丽地,征歌选舞掐银筝。邯郸城中富蚕作,蚕月条桑绿荫弱。罗敷不顾五马回,倭堕畏风春帔薄。邯郸复多游侠子,鸣镝离弓双兔死。意气归来犹未已,击鞠呼卢侍罗绮。美酒十千醉不辞,炰鳖臇虾脍鲜鲤。于今城市尚依然,村民但知勤种田。丛台下,渭河边,豪华瞥眼两千年,返朴还淳此或贤。”全诗描叙了邯郸自古出美女,善歌舞,多丝蚕,采桑女罗敷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歌颂了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和邯郸善酿、善饮、习武狩猎的英雄本色。其中的“美酒十千醉不辞”是皇封御题褒颂,从而使邯郸美酒再次步入宫延大内,成为进贡御酒。乾隆御诗早年间已被镌刻成石碑,矗立在邯郸丛台公园,虽历经200余年岁月风雨,至今仍保存完好,字迹清晰可辩。令无数游客品味赏析。同时,她也在无声地讲述着丛台酒昔日的辉煌和王城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