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gboxbg

酒苑景区

SCENIC SPOT

/
/
明清贞元增的崛起

明清贞元增的崛起

概要:
概要:
详情

明清贞元增的崛起

RELIEF WALL

公元1496年,正值“弘治中兴”的盛世,大明朝呈现出百业待兴经济繁荣的景象。弘治九年阳春三月,邯郸名门望族张家大院内高朋满座,“贞元增烧坊”在古城东门里隆重开业。

历经弘治、正德、嘉靖、隆庆、万历近百年沧桑,规模不断扩大,逐步形成了前店后场的格局,并以“风来隔壁千家醉,雨过开瓶十里香”之盛誉闻名遐迩。万历十三年,张府家酿贞元增进献紫禁内府,博得皇上垂青。

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玄烨皇帝南巡回京途经邯郸,在明太保张国彦曾孙张澍(监生)府上用膳,品饮贞元增陈封老酒。留下皇恩浩荡千秋佳话。大家看上边皇封御匾:明德唯馨。什么意思呢?馨,是指香气传播很远,明德,指美德,美好的信誉广为传播。

顶上长幅画卷高1.8米长8.9米,是根据邯郸县志描绘的明清时期邯郸城区示意图由名家历时一年时间,精心创作完成的《贞元乐岁图》,场面宏大,人物众多,市井繁华,栩栩如生。可谓是:邯郸的《清明上河图》。

清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大清乾隆皇帝下江南途中,幸临邯郸丛台行宫。大清皇帝能够御驾亲临,对当地官吏是一件头等大事,自然会准备丰盛的美酒佳肴和美女伴舞。乾隆皇帝饱饮美酒,观赏歌舞,即兴书下《邯郸行》长诗:“初过邯郸城,因作邯郸行,邯郸古来佳丽地,征歌选舞搊银筝,.....。”其中,美酒十千醉不辞,道出了大清天子对邯郸美酒的无上褒奖。

 

清末民初,京汉铁路建成通车,邯郸成为必经之站。由于交通地位的变化,古老的赵都从此再度活跃起来。工商业、服务业在这里兴起。

民国年间,中国近代风云人物张学良率东北军路经邯郸,凭吊古赵国丛台,缅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之历史功绩。当地名绅王琴堂以贞元增酒款待并为之壮行。张学良感慨万千,心潮涌动,挥毫写下了“沽酒邯郸大道旁,村人都说武灵王。英雄应有笙歌地,不比吴宫响屧廊。光武艰难定洛中,滹沱一饭困英雄。当年天下归心日,都在邯郸古赵宫。”寄托了少帅的宏大抱负和追求“天下归心”的宿愿。

这里收藏了一张民国十七年的《北洋画报》,1928年4月18日第180期就刊登了张学良将军在丛台之上的诗词。大家仔细看,上面还有注解。

说起 “贞元增”,邯郸老一代人自然就会提到当地名绅王琴堂。这是因为贞元增的发展壮大与其关心支持密不可分。王琴堂(字韵泉,号啸山),是清朝最后一批科举进士,新科大比后,受清政府选派其中12名佼佼者,赴日本游学深造,就读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学成归国后,十分关注家乡的民族工业发展,他为贞元增投放巨资,高薪从外地聘请酒师,扩大生产规模。宣统二年(1910年)阳春三月,清政府在南京举办具有世界影响的“中国南洋劝业会”,以弘扬民族工业精神。时任“苏州政法学堂”提调的王琴堂得知这一重大信息后,速派家乡人携带上陈酿高粱酒来金陵会面。当古朴高雅陶瓷瓶装高粱酒在劝业会展台与商贾名流见面时,受到一致好评,经大会评审获优等奖状。

 

展板图中是王琴堂肖像,下面是邯郸城内王琴堂故居。

走进明清酒肆风情街,第一个是贞元增烧坊,前店后厂形式,酒工在辛勤劳作,门外酒店伙计在吆喝卖酒。其他几个店铺,汇泉泰、义信涌等,都是当时知名酒店。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丛台的微缩景观,这边是乾隆皇帝‘御碑亭’,是乾隆皇帝幸临邯郸所写的“登丛台”一首诗。原碑树立在丛台公园楼上,这是复制品。“传闻好事说丛台,胜日登临霁景开。丰岁人民多喜色,高楼赋咏写雄才。襟漳带沁真佳矣,雪洞天桥安在哉!烟树迷茫闾井富,为筹元气善滋培。乾隆皇帝在丛台另一首诗《邯郸行》前面已经讲过了。另一边是仿造建设丛台楼上“垂花门”。墙上绘制的是丛台远景图。

丛台,是古城邯郸的象征。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登丛台。赋诗怀古的诗词歌赋共有50多首,民国时期出过一本《丛台集》,上面有详细收录。

扫二维码用手机看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电话:0310-8618919

传真:0310-8618902

地址:邯郸市肥乡经济开发区丛台酒业大道9号

公众号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这是描述信息

新闻微博